“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常住人口3万多人,用工量却高达十几万人次,遇到的各类法律纠纷也是数不胜数。”6月26日,灵武法院宁东法庭庭长邓双向记者介绍,2024年10月,自治区政法委积极统筹自治区政法单位联合建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作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主力军”,灵武法院宁东法庭积极作为、下沉资源,创新打造“益企航”法治体检中心和“益企”新质生产力法治服务中心,形成涉企矛盾纠纷发现、接纳、处理的全链条、全周期司法服务模式,推动涉企矛盾纠纷“一站式”“一揽子”“一次性”化解,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坚实的司法保障。
2024年11月,宁东法庭联合检察、公安、司法等单位派驻人员在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最终以分期履行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沉积4年的建设施工合同纠纷,企业追讨的80余万元工程款尘埃落定,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被告企业脱困发展赢得了时间。
“要借助多元调解力量,做好涉企纠纷化解途径的‘加法’和涉企纠纷诉讼增量的‘减法’。”邓双说,宁东法庭积极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充分整合法院、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员等丰富调解资源,建立联调联处快速响应机制,邀请专业调解机构入驻开展诉前调解,完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快速解纷模式,通过“以调优先、调判结合”的方式,真正实现涉企纠纷的快速调解和处理,降低企业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宁东法庭深化买卖合同“一件事”改革,组建专业速裁团队,实现“调、立、审”一体化管理、全流程提速,实现涉企纠纷当日受理,3日内送达,30天结案,1日内司法确认。
去年年底,宁东法庭干警深入晓星氨纶(宁夏)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合同签订履行、劳动纠纷处理等情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把脉问诊,就企业在日常管理、货物买卖、职工聘用等方面防范法律风险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只有强化法律风险防范预警,才能建立起企业高质量发展法治“防火墙”。为此,宁东法庭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依托“益企航”法治体检中心,主动下沉司法服务,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法律风险,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发挥“益企”新质生产力法治服务中心作用,形成涉企案件审理的专业“智库”,通过定期联合发布典型案例、风险提示书等方式,强化企业法律风险日常防范,释放“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效能。建立法务联络机制和辖区企业名录,加强法院与企业、中心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精准对接,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宁东法庭联合检察、公安、司法等单位经常前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与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就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廉政培训等给出治理方案。”邓双向记者介绍,宁东法庭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以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为出发点,健全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开展座谈会、联席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的情况和动态,为企业各类涉法涉诉困难和诉求进行“法治接诊”,精准“把脉”,查找“病因”,形成问题清单,动态管理、综合施策,促进涉企矛盾纠纷“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
“之前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了解到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的职能,这次公司陷入纠纷,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求助,没想到效率这么高,不到半小时就立案了,省了不少程序和时间。”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宁夏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代理人马某某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表达自己的法律诉求。法院干警仔细审核立案材料并了解案情后,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便立即启动涉企纠纷案件“快立、快调、快审”机制,为马某某办理立案登记手续、完成立案审查、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等立案系列操作。
厚植沃土兴万木,广栽梧桐引凤来。灵武法院宁东法庭将继续创新司法服务模式,提升司法服务效能,奋力答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解”。(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琴 文/图)